船院要闻
首页栏目
船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栏目 >> 船院要闻
走近张刚船舶节能减排职工创新工作室
发布日期:2024-12-12     信息来源: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     

工作室基本情况:

人才发展院张刚船舶节能减排职工创新工作室于2023年12月获中远海运集团工会正式命名。工作室现有成员8名,其中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博士1人,硕士学位7人,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双师型”教师7人,其中,远洋船舶轮机长3人,大管轮1人。工作室致力于开展船舶节能减排新技术研究,积极为提升集团船舶及船员履约能力、新技术装备应用能力,推动航运绿色转型赋能助力。

创新故事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

释放创新能量

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职工创新工作室,为职工搭建创新创造、展现价值的舞台,从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创新动力。


10738


张刚职工创新工作室组建以来,始终聚焦集团“航运与科技融合”战略重点及“绿色低碳”两大赛道,大力开展船舶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工作室紧跟船舶节能减排技术发展新前沿、新业态,围绕集团航运企业中有关船舶防污染和节能减排方面的重难点,结合技术前沿、政策动向及市场形势,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与集团内外部单位加强交流合作,协同申报和实施“LNG船舶液货与机电模拟演练系统研制”等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2项;承担“航运企业应对2020限硫令实施方案的跟踪研究”“LNG冷能综合利用”等集团课题2项以及涉及船舶尾气碳捕集技术、温差发电以及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船舶等校级科研课题3项。工作室成员完成授权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8项;公开发表较高水平论文近20篇;公开出版科研专著2本、教材7本,其中1本专著入选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工作室成员参与编写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部、修订IMO示范课程2门;并获得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打造创新“引擎”

技术创新来源于生产,成果服务于生产。张刚职工创新工作室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所需、船舶防污染和节能减排技术前沿难点等开展科学研究,同时注重创新成果实效性,积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目前,工作室研究成果基本全部转化为船员履约培训或技能提升培训优质资源,如船舶2020限硫令应对策略、BWMS模拟器等。


2361F


为适应智能船舶、绿色动力船舶等新技术应用对船员新技能培训提出的新需求,工作室成员开展液货船、气体或低闪电燃料动力船舶的技术研究,完成了船舶液货操作与评估中心建设,目前已通过国家海事主管机关有关T03-T05、T11-T12船员特殊培训资质附加审核,解决了我院有关液货船船员以及气体或低闪点燃料动力船舶船员特殊培训资源和资质短缺的问题,为集团航运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的船员人才保障。


开展教育培训实践创新

激发创新活力

技术创新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成为创新创效的“金钥匙”,才能为发展注入生机活力。张刚职工创新工作室将科技创新融入教育培训主责主业,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14409


为更好地赋能集团高素质船员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室成员多次赴企业开展调研和需求对接,随集团最新一代17.4万立方LNG运输船试航,参与能源船舶电喷主机保养等,紧跟最新技术发展,精准发掘需求,收集优质资源,搭建课程体系,开发了有关集团船管人员、重工战新产业、船舶新能源、船员公司高端航海人才等高层次培训项目。初步建立了基于船舶LCA绿色低碳能源动力船舶技术培训、基于业务流程的“绿色低碳智能船舶研制”等2个领域课程体系和清单,开发了融合新技术、新设备、新要求以及新案例的企业定制化培训项目及课程,其中“船舶电喷柴油机操作与管理培训项目”等2项获评校级品牌培训项目,“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防止外来生物入侵之盾”等2门课程获评校级精品培训课程。


打造创新人才“练兵场”

激活创新动能

职工创新工作室不仅仅是创新的平台,更是职工成长的平台,职工创新工作室要充分发挥创新人才的“孵化器”“练兵场”作用。

张刚职工创新工作室成立之初,即坚持破除专业和部门壁垒,组建跨部门、跨专业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提升团队的整体研究能力。工作室采用“师徒制”“导师制”“项目制”“老带新”等多模式培养创新人才,以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科研任务的实施为任务驱动,强化创新人才培育,传承创新经验与技能,快速提高青年成员、新进成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DD67


同时,为促进工作室创新活动有序开展,工作室调研和借鉴集团内示范创新工作室的管理经验,制定了船舶节能减排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逐步规范创新活动内容方式、工作流程、成员职责和考核办法。在综合评估工作室业务内容与工作室成员的专业背景、能力优势、岗位性质的匹配度基础上,将工作室分为专家指导小组、船舶节能小组、船舶减排小组以及成果转化小组四个小组,以团队协作为动力,以创新项目为突破,推动创新研究与实践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工作室成员也先后被评为“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交通运输部科技英才”“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成为推动学院科学研究的先锋力量。


14B8F


不断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潜能,将职工创新工作室打造成技术难题的“攻坚室”、职工创新的“大舞台”、创新人才的“孵化器”、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我们的创新故事仍在继续......